去年聲名大噪 由江振誠負責掌廚的RAW試營運
因為單價較低 位置超級難訂
正式營運後雖然價錢調漲 但也沒變的比較好訂
前兩周運氣好 晚上12點訂位居然讓我搶到秒殺的位置
剛好就來補去年Linda的生日大餐
RAW就在美麗華百貨附近 赫士盟集團大樓的一樓
挑高的屋頂以及超大的玻璃門 氣勢很夠
推起來非常的重手(還好服務人員都會幫你開門)
內裝以原木+工業風為主
內場看起來不小 外面有木質出餐檯
結帳區以一塊塊的木頭拼貼為主軸
表面是波浪狀非平面
牆上或天花板上就是工業風的燈管或燈具
一入坐先提供酒單
桌子很厚~暗藏玄機
椅子蠻舒服的 但感覺沒有木府那邊的好坐
好玩的濕紙巾
送上來是兩片像是維他命C的錠片
服務人員加水後就瞬間長大
變成擦手濕紙巾
選了氣泡水
阿菜單那A沒有看到~~(大家菜色都一樣其實是沒得挑)
原來放在厚厚桌子右側的抽屜中
一邊是英文菜單 一邊中文菜單
菜單形式都很簡單
列出此道菜的3種主要食材名稱
也不用為了想菜名而傷透腦筋
菜單背面
中文版
Linda 單點的
抽屜菜單下方就擺滿了餐具讓消費者自取
刀、叉、湯匙都有很多組
讓你整餐吃下來都夠用
最上面的凹槽則是餐巾
蘆筍 綠花椰菜泥 焦味增
以薄的石頭做為盤子
綠花椰菜泥打得很細 沒有臭青味 吃不完服務人員建議可沾麵包
蘆筍蠻嫩的
焦味增有香氣不死鹹 第一道味道不錯我喜歡
荔枝 柚子 幸運草
液體是以柚子為主軸 幸運草點綴
阿荔枝勒?
裡面一顆顆透明的珍珠
包著較濃稠液狀的荔枝果凍或是醬
咬下去就爆開
概念很像在玩香水的前中後味
可惜整體柚子味過重
烤麵包上桌~!
用麻袋裝著
很有拍食物宣傳照的感覺
蕎麥 海鹽 奶油
沾麵包吃蠻特別的
味道不錯
一整顆麵包
可惜外皮我覺得過硬(帶韌)
內部倒是還ok
紅甘 橙 蘿蔔 西芹西谷米 酸奶油
可愛的紅白綠搭配
菜頭品質不錯 味道夠
東西ok但味道不夠驚艷
杏仁 白花椰菜 中捲 牛奶冰
一上桌沒有加入牛奶冰的樣子
加了牛奶冰
看起來很像一堆奶粉
剝開來看看裡面藏著甚麼
中捲稍稍炙烤 裡面的白花椰菜泥搭上杏仁、牛奶送入口中
鹹的杏仁與其他食材的搭配不會突兀
而且能嚐出杏仁香
蝦 番紅花(米 米漿) 胭脂椒
花俏的擺盤我最愛
黃色液狀是番紅花米漿 黃色粒狀是翻紅花米香
蝦頭部分炸的酥脆
蝦身不過熟
感覺上是有分兩次處理
蝦頭的味道還蠻濃厚的
橄欖油晶球
可以壓破後再搭配一起吃
菇菇菇 水波蛋
還沒有倒入菇菇菇湯的樣子
服務人員倒入菇菇菇湯
據服務人員說 湯是用這碗裡面有的菇一起煮成
有薄片的新鮮洋菇
炸過的薄片菇 牛肝菌菇等
湯一口喝下去~~超級菇~~~!!!!!
翻開菇類出現水波蛋
湯口味重 水波蛋較清淡
搭配起來還不錯
但喝到最後只剩湯時感覺過鹹
鮑魚 海草 秋葵 烏魚子
一整片綠油油的燉飯
鮑魚吃起來是一般價位 不是高價品質
海藻放了不少 吃下第一口就是一整個海味~~
鮑魚上面還灑了些烏魚子碎
主菜上場~~
刀叉由服務人員送上
牛小排 長蔥 法國麵包泥 XO醬 巴西里醬 醃漬小洋蔥 雞湯醬汁
這道菜的長蔥 甜又多汁
XO醬沒有中式不搭配牛小排的感覺
看起來像花生醬的
就是用法國麵包打成醬來取代馬鈴薯泥
創意十足
牛小排蠻油的
但搭配醃漬小洋蔥或是長蔥
油膩感瞬間消失
40%巧克力 鹽味冰淇淋 麻糬幕斯 焦奶油
巧克力品質不錯
麻糬幕斯真的是幕斯 入口即化
但有帶有麻糬味 真的很神奇
連帳夾都很可愛
整頓吃下來
視覺滿足但口腔不夠滿足
東西的搭配跟創意很新奇 讓人好奇口味會怎樣混搭
加入分子料理的元素讓菜色飲料更為活潑生動
但每道菜色視覺饗宴每每大於味覺感動
服務人員介紹菜色倒是訓練的不錯
問醬汁細節也不會手足無措的去問內場
整體來說還是可以來一試
備註:目前還是要從官網上去搶2周後的訂位,每天晚上12點開放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301號